促請特首參選人 正視勞工訴求
下任特首選舉在即,四位特首參選人向1200位選委拉票,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但對於手上沒有選票的300多萬打工仔女的訴求,卻是不聞不問。在整個競選中,各參選人對勞工議題著墨甚少,甚至連獨立的勞工政綱也欠奉,很多爭取多時的訴求,倒如最低工資一年一檢、標準工時、全民退保及集體談判權等,不是給予負面評價,便是閃縮迴避。特首參選人對於勞工的消極取態,明顯是不欲得罪主導選委會的商界人士,反映小圈子選舉未能保障勞工階層利益。
現時有三座大山壓在工人頭上,分別是貧富懸殊、超長工時及退休無保障,令勞工階層長期受到困擾,壓力近乎爆煲。本屆特首梁振英參選時曾在政綱中就勞工政策作出種種承諾,但四年半過去,至今一事無成。我們期望,下一任特首對勞工有真正的承擔,不要對於勞工法例的改革畏首畏尾,敢於對商界的壓力說不。
第一座大山:貧富懸殊
香港的貧富懸殊日益嚴重,按扶貧委員會的數字顯示,香港貧窮人口達96萬人,貧窮住戶多達38萬,貧富懸殊情況處於極嚴峻的水平。根據聯合國報告顯示,香港的堅尼系數是0.53,不單是全亞洲貧富懸殊最嚴重的城市,更是全球先進地區之首。
導致今日貧富差距日益嚴重的成因,一方面就是最低工資的調整滯後,未能讓打工仔分享經濟成果;另一方面,香港自1997年廢除集體談判權以後,一直未有恢復有關條例,未能提升僱員分享企業利潤的議價能力。
在特首參選人之中,只有胡國興的政綱曾承諾最低工資一年一檢,集體談判權則簡單認為「不適宜立法」,其餘三位參選人在這兩方面更是完全空白一片。
第二座大山:超長工時
據一項國際調查顯示,香港工時平均每周50.11小時,是全球最長工時城市。梁振英雖然成立了標準工時委員會,但經歷三年零九個月的任期,也未能確立標準工時的立法方向。在特首參選人的政綱之中,令人失望地,只有胡國興提出標準工時,但其建議每周48或50小時,遠超國際上可接受的水平。另一參選人曾俊華,只提出以「合約為本」,變相照單全收由標委會提出、不得人心的「合約工時」。至於葉劉淑儀及林鄭月娥,直至現在還沒有就標準工時表態。
第三座大山:退休無保障
香港現時雖然有設立綜援及長生津等制度,但香港的老人貧窮問題依然十分嚴重,貧窮率高達32.1%,反映現行扶貧式保障的缺陷。社會上主流民意一直要求落實全民退休保障,以免審查方式提供予長者基本生活保障。但現時四位特首參選人中,未見任何支持全民退休保障的政綱,其中曾俊華更開宗明義只贊成「設立有資產審查」的機制,反映特首參選人與市民期望脫節。
另一個不斷損害僱員退休生活的問題,便是現行的強積金對沖機制。現屆政府提出以「劃線」方式取消對沖,但卻以削減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作為交換條件,及以公帑補貼僱主炒人,我們對此表示絕不接受。
特首參選人之中,葉劉淑儀建議索性取消遣散費和長服金,明顯是向商界傾斜,而胡國興建議保留長服金對沖,則同樣不可取;至於曾俊華雖然表示不會削減遣散費長服金計算金額,但卻仍然傾向以基金方式轉移僱主責任。林鄭月娥至今未有交待,會否延續現屆政府處理強積金對沖的立場,包括削減遣散費長服金的計算金額,我們要求她盡快作出澄清,以釋除打工仔的疑慮。
除以上三大問題外,現行勞工法例裡亦存在不少漏洞,令致工傷職業病、工作零散化、假期不足、外判制度等問題泛濫,極需下一任特首正視及提出解決方案,但至今四位特首參選人均未有提出任何對策。
最後,我們促請各特首參選人正視勞工訴求,並在政綱中作出回應:
1. 立法標準工時,訂為每周44小時,加班補水為基本工資1.5倍;
2. 修訂最低工資條例,規定每年最少檢討一次,並以「基本生活需要」作為釐訂水平的考慮因素;
3. 釐訂集體談判權,確立工會可在職場享有代表權、諮詢權及跟資方簽署集體協議的權利;
4. 在不削減僱員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前提下,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確保強積金的養老功能不受損害;
5. 落實不設審查的全民養老金制度,由僱主、僱員及政府三方供款,保障每位長者享有維持起碼生活需要的基本收入;
6. 改變現行價低者得的政府外判制度,加入合理工資、工時及良好僱傭紀錄作為參與投標的必要條件;
7. 取消4.18條例的不合理規定,讓兼職僱員可按比例享有各項權益;
8. 設立中央補償基金,及擴大「僱員補償條例」的保障範圍,確保所有工傷僱員獲得生活及醫療費用的需要。
發起團體:
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街坊工友服務處
香港職工會聯盟
聯署選委會成員及團隊:(合共68人)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30人)
社福同行 (13人)
基督教選委天主教選委
林亨利、梁子砟
社福界選委 (18人)
許錦成
黄於唱
蘇潔燕
黃健偉
賴仁彪
楊森
麥海華
李允平
顏文雄
賴建國
林強
陳琬琛
陳麗雲
周耀康
羅健熙
陳健雄
楊家正
陳永健
高教界選委 (4人)
翁愛明
陳惜姿
方子華
吳有能
衛生服務界
葉劍青
2017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