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貧窮家庭50萬人 設最低工資刻不容緩
特區政府經常高調宣傳扶貧,早年成立了扶貧委員會,及先後推出多個計劃協助失業人士重返勞工市場。但有愈來愈多調查顯示,貧窮的成因不單跟工作機會有關,而是人工太低,即使有工開也未能脫貧。
今年二月,立法會通過的研究報告便指出:本港有17萬個在職貧窮家庭,以平均家庭人數3.1人計算,即全港最少有50萬貧窮人士;在這些貧窮家庭之中,收入低於5000元在職人士的數目,相較八年前激增兩倍。現時經濟雖然出現復甦,低收入人士之情況依然未見任何改善。
由於基層工人在市場上缺乏議價能力,最容易被僱主人為地壓抑工資,縱使經濟環境好轉也未能對他們產生幫助。由統計處的資料顯示,清潔工05年的收入相較去年更加是不昇反降(見表一)。廁所清潔工時薪低至只得19元。若將各類基層工種的收入與00年作比較,更發現所有工種均出現工資水平大倒退的現象,最高跌幅是酒樓洗碟工,超過一成半;其次是快餐店清潔工及一般清潔工,分別下跌超過一成和一成三(見表二)。
這些基層工人的收入本已十分微薄,近年更是減薪不絕,就算經濟復甦也未見任何改善。相反,在經濟復甦的帶動下,消費物價隨之上漲,工人的生活擔子只有愈來愈沉重。
基層工人每天辛勞工作,部份人更工作超過10小時以上,但收入卻不足以養家活兒,難道政府高官還可厚著面皮稱讚香港是一個公平社會嗎?政府的扶貧政策要有成效,便不可樣樣事都靠大財團開恩或?做善事?,指望商家良心發現改善工人待遇。這是十分落伍的管治思維,已跟不上社會經濟形勢的發展。現今商業社會的競爭日趨激烈,政府若對基層工人的工資撒手不管,無形中是任由財團繼續剝削議價能力最薄弱的工人,作為提昇企業競爭力的手段。
職工盟一直倡議,要解決在職貧窮問題,特區政府應儘速設立最低工資保障。職工盟認為,最低工資必須以立法形式進行,並以每周標準工時44小時計算,將金額訂於不低於時薪30元或月入6000元的水平,以確保工人的收入可維持最基本的生活開支。職工盟估計,以上政策一旦落實,約30萬低薪工人可即時受惠,可望舒緩現時在職貧窮不斷惡化的情況。
表一:04及05年清潔工薪金比較
基層工種 | 04年時薪 | 05年時薪 |
快餐店清潔工 | 23元 | 22.7元 |
一般清潔工 | 24.3元 | 23.1元 |
廁所清潔工 | 20元 | 19.5元 |
以上統計以該年份的9月份數字計算。
表二:00年至05年各類基層工種薪金比較
基層工種 | 00年時薪 | 05年時薪 | 調幅 |
酒樓點心員 | 23.7元 | 22.9元 | -3.4% |
酒樓洗碟工 | 28.8元 | 24.2元 | -16% |
快餐店清潔工 | 26.1元 | 22.7元 | -13% |
一般清潔工 | 25.9元 | 23.1元 | -10.8% |
廁所清潔工 | 不詳 | 19.5元 | 未能比較 |
保安員 | 26.6元 | 25.4元 | -4.5% |
理髮店洗頭員 | 25元 | 23.8元 | -4.8% |
以上統計以該年份的9月份數字計算。
一宗原可避免的悲劇
做兩份工兼拾荒 低薪母親捱死三八婦女節前夕,一位女工因過勞工作離開了人世。這名女工多年前與 夫離婚後,便須身兼多職,獨力撫養五名女兒。她早上當屋村清潔工,工作八個半小時,晚上則到附近商場兼職另一份清潔,工作三小時,但兩份工的收入合共只得約5000多元。因入息未夠餬口,她便於凌晨時份到垃圾站執撿紙皮變賣,以幫家計。每天她工作至凌晨二時,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捱病了也沒有餘暇休息。她雖明知自己患有心臟病及高血壓,但也一直撐下去,一天也未停過。直到有一天,深夜凌晨1時30分,她被另一位清潔工發現執紙皮時猝死於垃圾房。這一天,她真正可停下來了。
這位母親生前常勉勵女兒:「做人要靠自己努力」。她為了五個女兒,日以繼夜、不眠不休地工作。她說過要靠自己努力,是完全問心無愧了。但是,這個社會對她付出的汗水又有什麼回報呢?換來的竟是一份連三餐餬口也不夠的入息。特首曾蔭權上任時曾承諾研究立法最低工資和工時規管,但一年以來,仍然是拖拖拉拉,連一丁點進展也沒有。試問,還要發生幾多宗低工資、長工時的悲劇,我們的政府才願意為基層工人做點實事呢?
設最低工資可慳2億元公帑
社署年年聲稱綜援開支增加,更經常提醒有能力工作的人不應存在倚賴綜援的心態。但資料顯示,近年愈來愈多工人即使覓得一份工作,卻仍無法脫離綜援的受助網。在05年12月,領取低收入綜援(註)的個案數字達一萬八千多宗,比04年同期上升百分之十一點八;在低收入綜援的個案中,大部份從事雜工、清潔工、售貨員及保安員等低收入工作,更有三成以上個案,連續領取綜援達60個月或以上。由於基層薪金不斷下滑,即使失業工人有幸重投勞工市場,仍未能成功脫離綜援網。有能力工作的人,未必就可自力更生,因為至今政府仍未肯設立可令工人脫貧的工資保障。政府拖延最低工資立法,迫使低薪工人繼續申領綜援幫補生計,變相每年以超過2億公帑補貼以剝削工資請人的無良僱主。
註:所謂「低收入綜援」是綜援計劃的一種,專供收入低於綜援水平的有工作人士申請,以幫補貧窮家庭因過低薪金而未能應付的生活開支。
工人有力量 職工盟與打工仔女結伴同行
推動最低工資、標準工時
近年工會終以行動迫使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在外判基層工作實施最低工資保障,新制實施後,以標準工時8小時計,清潔工人工資由3375元增加至5419元,而保安員的工資則由3955元增至5419元,超過八成外判工人受惠。
繼續爭取:全港立法實施最低工資不低於時薪30元,及每週標準工時44小時,加班補水為正常工資1.5倍。
改善外判工人待遇
新創建集團旗下惠康清潔公司克扣外判工人工及休息日,並公然違法解僱4名參與追討的工會會員;被解僱工人並未退縮,在工會協助下,聯同300名同工成功向資方追討500萬元的補償。惠康公司更被裁定其解僱行為抵觸《防止歧視職工會條例》罪名成立。
繼續爭取:將剝削工人外判商列入黑名單永不錄用,及確保投訴工人可獲職業保障,不會因指證違法僱主而遭解僱。
爭取合約工權益
政府近年大量聘用低薪合約工,帶頭在社會製造就業不穩及同工不同酬。康文署長時間聘用800名臨時合約工,他們的薪金一直偏低,與長工差距甚遠。在工會多番爭取下,署方終於承諾改善合約工人薪酬,至06年可望可加薪2000元。
繼續爭取:將長期需要的合約工轉為正式編制的長工,以保障職業穩定及同工同酬。
反欠薪
酒樓地盤工人被拖欠薪金早已非新聞,公司結業後便將責任推給破欠基金,政府高官對此卻一直坐視不理。工會近年積極組織欠薪員工向無良僱主示威討回公道,並以輿論壓力迫使政府修例加重欠薪罰則。
繼續爭取:立法規定公司董事個人須承擔欠薪責任,以堵塞現時有限公司條例的漏洞;在地盤及欠薪行業實施保證金制度,有需要時用作支付工人被拖欠的薪金。
反工會歧視:
英國航空公司向工會主席發出無理警告信,指責其接受傳媒報章訪問,企圖阻撓工會協助工人追討應得之年終酬金。工會及後向勞工處投訴,並成功檢控英航公司抵觸歧視工會罪成,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宗案例。
繼續爭取:儘快實施不公平解僱法,規定法庭可頒令強制僱主重新聘用被違法解僱的工人。